那些不敢看恐怖片的男孩胡辛束

  助力青少年祛除白癜风 https://m-mip.39.net/baidianfeng/mipso_7254672.html

观察人类多样性的第26年,越来越发现,很多男孩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“男孩的样子”。

就比如说吧,现在的一些男孩子,胆儿比姑娘还小。

看见虫子比女孩先一步吱哇乱叫,去医院抽血之前得先攥着衣角给自己做心理工作,到游乐园碰见鬼屋恨不得绕着道儿走,提议一起看恐怖片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。

我本人是个资深恐怖片爱好者,新出的恐怖片只要口碑好评分高,一定会赶紧找资源看看。不吓人不看,作案手法不变态不看。而男朋友就连看不带鬼的悬疑电影,都能被吓得胆战心惊。

刚在一起没多久那会儿,我去他家找他,大下午俩人也没啥事儿干,刚好网盘里刚存了《忌日快乐》,就跟他说那一起看吧。

万万没想到“男生一定要带女朋友去看恐怖片,这样女生说怕怕胆小捂上眼睛的时候,你就可以顺势把她搂进怀里”这种恶俗把妹套路,会性别互换地发生在我俩身上。

当一个带着土拨鼠面具的人跳出来袭击女主的时候,老哥靠在我身上哆嗦着别过头去,还不甘心地用余光继续瞟着屏幕。

当面具人追上女主用刀向她刺去的时候,老哥和女主的尖叫同步贯穿我的耳膜(此处略夸张,老哥的“啊”短促有力,没有女主那么绵长)。

我又好笑又有点嫌弃地转头看他,脑子里缓缓打出一个问号,忍住了想立刻掏出手机投稿”迷惑行为大赏“的冲动,问他,您至于吗?

“我很少看这种片子的。”

“又没鬼,也不行?”

“不怎么行。”

刚开始还有点鄙视他,一个大男人怕这些,说出来也不怕丢人。

他倒是觉得接受不来的东西也没必要硬逼着自己去接受,直面自己的恐惧没什么好丢脸的。

之后也就习惯了,不再跟他一起看这种一惊一乍的电影了,毕竟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还没有我上初中那会儿好呢。

后来接触久了慢慢发现,他身上“不像男孩子”的地方,其实还不止这一点。

他喜欢粉色,爱吃巧克力千层,只喝全糖珍珠奶茶,对任何奶声奶气的生物都难以抗拒,网络聊天时熟练运用叠字颜文字,买全套linefriends的T恤当家居服穿。

对《小马宝莉》疯狂吹彩虹屁,最爱的皮肤是貂蝉荡秋千。

我在化妆的时候他还会在旁边认真看,说想学一学下次也给我化。还贼好奇我摆在桌子上的瓶瓶罐罐,挨个问我都是干嘛使得。

“这个蓝色的小罐子是什么?”

“保湿面霜。”

“我也想要!”

……

“那个黑色的管子干嘛用的?”

“去黑头面膜。”

“给我也整一个!”

……

当别的男生还沉迷于“黑长直”、“伪素颜”、“显嫩配色的美甲”、“泡泡袖小碎花连衣裙”这种好嫁风审美的时候,他已经可以在一家店较为精确地挑出我喜欢/适合我的几件衣服了。

当别人还在吐槽男朋友分不清口红色号的时候,他已经能拿着我的代购清单去美国丝芙兰不靠代购帮忙,跟玩寻宝游戏似的找齐所有产品,然后兴奋地拍照跟我汇报说任务完成,让我再列几样儿有挑战性的。

在陪我逛街买衣服或是选化妆品这件事儿上,他的知识面、包容度和审美体系甚至优于我刚上大一的远房表妹(没有说表妹不好的意思)。

小时候会觉得,男孩喜欢可爱的事物,多懂一些女孩子的东西好像很娘很不爷们儿的样子。

他们要阳刚,要成熟稳重。不能穿粉色,不能喜欢吃冰淇淋,不可以哭,不能有软弱的时候,否则就是“不够man”。

但其实仔细想想,这些都是对男孩的刻板印象,也是对他们过多的限定和束缚。

谁说男孩就不可以有少女心?男孩子可以喜欢吃甜食,喜爱粉粉的东西。胆子小,泪点低,偶尔敏感脆弱。

同样也没人规定女孩就应该甜美文静,不能太有脾气和个性,以后就一定要做贤妻良母,回家相夫教子。

女孩子也可以爱拼乐高、打游戏,喜欢3C产品,只爱穿裤装,靠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。

人可以不必活在性别或者某种标签的刻板印象里,也不一定要把自己框在他人的设定和预期里。

做你想做的,舒服和开心就够啦。

插图/网络

头图/阿仁

「今晚22:22的报时员」
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ndnmm.com/bscp/15306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