雏鸟刚出壳就摔落地面,被好心人捡回家,3
一位好心的兽医意外收到一只刚孵化出来的小雏鸟,他决心照料这只小家伙。短短36天里,这只没毛的小雏鸟逐渐长成羽翼丰满的成鸟,最后在兽医的关爱下回到了自然。
这是一个相当温馨的经历,同时其中也有不少关于“如何照料雏鸟”的知识,不管你是单纯对这段过程感兴趣,还是想学习一下“如何照料雏鸟”,这段内容都很值得一看。
01从“光鸡”到长毛
先介绍一下小鸟的来历吧:
兽医的哥哥去郊外慢跑,偶然在树下看到一个粉红色的东西在挣扎。凑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只刚孵化出来的小雏鸟。哥哥四下查看,都没有找到鸟窝,担心这样下去小雏鸟很快就会死掉,于是就把它带回家,交给兽医来抚养。
雏鸟阶段是照顾一只小鸟的最难阶段,以下是一些要注意的细节:
给雏鸟保温
小鸟刚孵化出来的时候,都是没有毛的,这时候除了要给它们喂食,更要注意给它们保暖保湿。通常建议使用孵化箱或类似的设备,这种设备可以设定恒温恒湿,不光能孵鸟蛋,也能让小雏鸟在里面度过没毛的脆弱时期。
孵化箱中可以垫一些柔软的毛巾在底层,放一些吸水好又柔韧强的纸张用来吸收雏鸟的大小便。可以选用一次性尿布,也可以用厨房纸。
给雏鸟喂食
哺乳动物的幼崽比较难照顾,因为通常它们都在妈妈身边待很久,饿了就喝奶。但雏鸟可没有奶水喝,它们的父母必须外出寻找食物,而且通常一个鸟窝都有数只幼鸟。
因此雏鸟不像哺乳动物的幼崽一样需要全天候喂食,兽医采取的方式是每半小时喂一次,一天喂14个小时。食物则包括各种蠕虫、昆虫,以及市售的针对雏鸟的液体营养食品。
由于饲养鸟和爬行动物都会需要虫子做食物,这些东西都能在宠物市场里找到。
兽医照顾了小雏鸟几天,它身上逐渐长出了绒毛和羽管,能够大致看出这是一只鸟了……别看它只是个小婴儿,还挺懂事的。它会挪动到“窝”的边缘去方便,结束以后再自己蹭回来,怪不得鸟窝里都很干净。
这只雏鸟在兽医的照顾下,终于在第五天睁开了眼睛。比起它身体上其他部位的发育,好像这只鸟身上长得最快的就是它的嘴……鸟没长多大,但鸟嘴好像长了好几倍……
第六天,雏鸟已经能够勉强张开自己的翅膀了。这也预告了它即将从保温箱里毕业了,之后它的饲养就会变得简单很多。
02学习飞行和野化训练
才第八天,小鸟已经从一只“光鸡”迅速长出“鸟样”,想想小鸟也是挺辛苦的,短暂的一生里,要迅速成长起来,才不会有机会被天敌吃掉。它们恐怕没有多少时间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。
小鸟已经能够勉强站起来了,虽然它的脚还不是特别有力,它正在摸索着如何使用这两根细棍。
长出羽毛的小鸟就该开始学习如何在野外生存了,兽医可不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宠物。
第九天,小鸟的羽毛基本长全,也完全告别了保温箱,开始了下一阶段的生活。首先它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野外生存能力。
从保温箱搬家到了笼子,兽医还给了它一些木屑作为垫材,让它开始熟悉自然里会出现的东西。
学习站立和保持平衡
这段时期小鸟虽然看起来羽毛颇丰,但尾巴还没长全。它要先锻炼用脚爪抓住树枝的能力,以及如何保持平衡。兽医给它准备的笼子里有可以站立的横梁,小鸟专心地在横梁上练习着。
学习觅食
兽医每天还会喂一点植物的种子给它,但也会同时在笼子里放一些活的蠕虫,让小鸟学习分辨什么是食物,怎么捕捉它们。
熟悉自然环境
第17天,兽医在鸟笼中放了一些新鲜无毒的植物,让小鸟学习在树枝间跳跃,在树叶中探索。让它们尽快和树熟悉起来,能够帮助它们更好地回到自然中去。
熟悉自己的同类
第22天,该让它和自己的同类们接触了。这时候家里需要一个喂鸟器,用它可以吸引周围的野生鸟类前来聚餐。
兽医把大鸟笼放在阳台上,让小鸟隔着笼子感受阳光,风,以及自己同类的叫声。让它尽快学习鸟类之间的社交礼仪和社交技巧,而不是让它习惯住在人类的家里被投喂。
自己觅食
第27天时,小鸟已经不再接受人类的投喂了。它更倾向于自己寻找种子和蠕虫来吃,而且它开始喜欢上植物的嫩芽,这是它逐渐迈向成鸟的标志。
兽医感到十分欣慰,小鸟虽然和他友好,但也有自己独立的意识,这说明兽医饲养的这只小鸟能够回到野外生活了。
其实30天时兽医已经可以送它回家了,但恰好天气预报显示有一场极大的暴风雨要来临,兽医决定等这场雨过了再放它出去。
果然几天后一场强烈的暴风雨席卷了附近的地区,虽然暴风雨对这些刚成年的小鸟不太友好,但雨后却是最适合放生小鸟的时机:它们能在树枝间找到新鲜的雨水和更多的食物。
兽医驱车来到一个自然保护区,这里距离当时哥哥捡到幼鸟的位置大约有一英里,应该是适合小鸟生活的最佳地点了。
兽医把笼子放在地上,打开笼门,后退一些,看着小鸟好奇地从笼子里跳出来,东看西看,然后迅速地飞上枝头,隐身在树叶之间。
这段人与鸟的缘分,就此告一段落。兽医只希望小鸟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,至于是否记得他“抚养”的恩情,这并不重要。
03爱它,就不要和它太亲密
虽然兽医的鸟已经成功回到了自然,不过爪爪这里还需要讲解一下关于和野生鸟类相处的小问题。如果像这位兽医一样,有幸捡到一只野生小鸟,但又不打算把它留下做宠物,那一定要在和它互动时有所注意。
不要喂人类的食物
喂鸟要么选择专业饲料,要么选择自然的种子、虫子等,切忌给它们喂人类的食物,尤其是一些加工过的食物。
互动时应尽量接近自然方式
在喂养小鸟时,用镊子而不要用手。镊子跟大鸟的嘴比较相似,可以激起它们的本能。
除了喂养和训练,不要对它们做多余的事:比如抚摸它们的羽毛,和它们谈心等等。小鸟在成年之前不需要社交,让它们安静地在笼子里独处,就足够了。
不要让它们接触家中其他的宠物
虽然很多主人会炫耀:家里的猫狗和小鸟关系很好,但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大概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。绝大多数的猫狗都有捕猎本能,如果不想让你辛苦救下的小鸟变成它们的盘中餐,千万不要尝试这种所谓“阖家欢乐”的接触。
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捡到野生雏鸟,如果你也想尝试一下手工喂养小鸟的乐趣,不妨买一些已授精的鸡蛋、鸭蛋、鹅蛋、鹌鹑蛋、鹦鹉蛋、文鸟蛋,来亲身体验一下。哪怕是我们见惯了的鸡鸭鹅,从孵化到养大的过程,也是别有一番乐趣的呢~
|